教育为本 观察先行
——“基于儿童本位的精密观察”主题研讨与评比活动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的十七条教学原则中提到“精密观察”,指出教师应“一方面通过实地观察,来施行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研究来培养儿童善用观察的学习态度;则教学的效果,必将因此而有所增进。”
为不断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践行“活教育”思想,2022年4月18日,江北新区小红花幼儿园开展“基于儿童本位的精密观察”主题研讨与评比。
分组研讨 擦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分享在一日生活中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并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记录与分析。大家通过对组内教师的观察记录相互交流借鉴,讨论对“精密观察”的理解及运用。
理论学习 让观察更专业
交流开始前,教研室副主任刘敏老师以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为引领,以“精密观察”为切入点,从精密观察观察哪些内容、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可以怎样观察、观察后应该做什么,等核心问题进行阐述,易于老师们的理解和运用。
分享交流 走进孩子的内心
接着,各年级组教师代表进行交流研讨,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生动地捕捉幼儿在生活活动、户外自主游戏中等各环节的精彩瞬间,看到教师的观察、回应、与支持。
针对教师分享的观察记录,业务园长张薇巍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幼儿行为背后的分析、教师的儿童观等为切入点进行总结,引导教师把握儿童在一日生活中学习品质的培养,聚焦儿童的深度学习与同伴互动,以点带面,体现全人教育观。
紧接着全体教师相互观摩学习,认真翻阅每一篇观察记录。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用心捕捉,追随儿童的脚步,倾听儿童的声音,助推儿童成长。
活动最后,评审小组对照评比要求和标准,分别从幼儿游戏记录、行为分析、发展评价及指导策略等方面出发,对全体教师的观察记录展开评比。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观察”是必备技能之一,它是解读儿童的密钥。科学有效地观察解读儿童,是幼儿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抓手。
又是一年春风起,小红花幼儿园全体教师将继续践行“活教育”思想,秉持幼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乐于观察、勤于思考,走进儿童的世界,助推儿童健康、快乐、有效成长!
撰稿:端莹
拍摄:孟雪
审核:张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