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知先生 悟教育真谛
——教师读书分享会第一期 陶行知系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热忱依旧发光发热,值得一代代教师学习。为了让教师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下自由呼吸,成为“生活教育”的传承者,小红花幼儿园的教师们共同走进陶先生的教育世界,在阅读的过程中静心品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践行行知思想。
学陶论陶·乐分享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结合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阅读分享会上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倾情分享读“陶”心得,老师们从不同角度畅谈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尽情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王玲老师
读完《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这是一本充满着教育思考和教育智慧的书,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时,我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智慧与远见。
这些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在八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每位为人师者去学习,去践行。
陶行知先生说:“好生活就是好教育”。这给了我们教育的方法论,把教育置于生活之中,把行动作为教育的基本方式,把学前教育看作教育的基础之基础。这在今天来说,是对我们幼教人的肯定与鞭策。我们既要让儿童在生活中感受教育,也要让教育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要效法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老师不会老,因为他们不知老之将至。先生认为“没有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都是死教育”。
所以在工作中,认真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利用家校社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经验:“我们的小菜地”“生姜发芽啦”“豆子生长记”“你好,小树叶”等等,都属于孩子们自己感兴趣班本课程,都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
李乐萱老师
翻开封面,里面每一页都写满了对孩子的解读和对教育的指引。
书中,陶行知认为:人人都是创造之人,没有年纪大小的差别,也没有愚钝与聪慧的区别。时时都是创造之时,而且往往是在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创造的契机会真正来临。
教育者最需要的是信任,要相信孩子的创造才能,相信孩子的创造激情。
陶行知的这段话对作为教师的我是非常有启示的,陶行知先生用了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无论是发明大王爱迪生、音乐巨匠莫扎特,还是孔门高足曾参,都曾经被认为不具有创造性,但是最后都成为优秀的人才。
每位孩子都有创造的天性,创造也不只是科学家的专利。孩子获得知识的最好方式不是成人耳提面命地传授,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给他们更大的舞台,他们就能够创造更大的精彩。每位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只要用心浇灌、尽心培育、耐心等待,他们终将灿烂绽放。
胡楠老师
《人生为一大事来》讲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教学智慧与道德实践。在特定的时代里,先生矢志不渝的教育信念,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追求真理做真人的志业与境界,是当下教育者追寻初心,立德树人的典范。
阅读此书,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更能深刻领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在我工作的这段时间以来,看到孩子们可爱的面庞,看到家长信赖的目光,我备受感动,我一直相信爱是相互的,只有让自己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付出爱才能得到信任,感谢可爱的孩子们,让我成为幸福的幼儿教师,收获满满的爱。
我作为一名幼教人,我选择了幼教,我要努力竭我所能,把爱和快乐播撒给每一位孩子,用爱心和责任心浇灌这些小花,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还要努力探索新知,提升专业素养,为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我也时刻坚守我的教育初心。
许婷老师
读了《陶行知谈教育》一书后,我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有了更多的认识。
教育的很多问题和方法都是来源于生活,这让我回想到上学期孩子们对于喝水引发的趣事儿。孩子们经常性忘记及时喝水,常常在紧密的一日生活流程中没有喝水的意识和习惯。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晨谈的过程中,喝水统计墙的教育意义就这样体现出来了:孩子们每次喝完水,就取一颗磁铁贴在照片后面,一颗磁铁代表喝了一次水,每天放学排队路过喝水统计墙时,孩子们还会指一指、数一数、比一比,“老师,今天我喝的水最多!”“老师,嘟嘟只喝了一次水!”“老师,我比果果多了2次水...”就这样,日积月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注重孩子的主动性,幼儿自主动手操作记录自己的喝水情况,也渗透数学领域的学习,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特点。
许萍老师
上学期阅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陶先生认为新教育做到三点:自新、常新、全新。这三点是从我们老师自身的知识素养更新、教育理念的随时更新、精神上做到知行合一的全新三方面的。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们要学会思考与创新,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豁然开朗,不断更新儿童观与教育观,尊重孩子与孩子一起商量玩什么,怎么玩?一步一步去支持他们,陪伴幼儿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学陶思陶·阅行知
读一本好书,如沐春风,能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感觉。教师自主选择陶行知先生的系列名篇著作,利用自主阅读、摘抄反思,聚焦研究、践行理念,真正做到读中学,学中做,做中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践行行知思想,是我们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教师将以读书分享为契机,进一步交流思想、启迪智慧、潜心思考,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成为有学识、有思想、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
供稿:王玲
审核:刘敏 张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