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观察 有效支持
——小红花读书分享会 第二期 幼观察幼儿系列书籍
初秋美如斯,
正是读书时。
一程山水一程歌,
一本书籍一世界,
一次阅读就是一次心灵之旅,
探索书中那个惊喜的儿童世界。
观察是了解儿童心理活动,掌握儿童发展水平基本的方法;儿童观察与评价也一直是学前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与思考的核心。《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多次强调有效的观察是教师的必备专业能力和首要职责,是了解儿童行为表现及发展变化、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什么样的观察方法适合于一线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教师又该如何进行有效观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红花幼儿园教师们的读书分享会,寻找老师们的学习与成长~
陈吴娟老师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这本书的显著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理论部分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理解幼儿游戏的工具和框架,而案例部分则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工具和框架在实践中的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本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幼儿无穷的可能性,深信每位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我们的任务是发现并引导这些闪光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和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素质,以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支持他们的发展。真实的问题激发能激发幼儿的心和学习潜力,每一次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都能让幼儿调动有经验,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积累集体生活的智慧。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把握活动的导向,抓住时机的时机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激发幼儿的思考好奇心,让幼儿的学习更加聚焦,从而让幼儿获得有效的学习与发展机会。
仇佳老师
对于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记录,不是停留在看书或总结出理论经验,而是要将学习到的结合自身的需要、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地域特色等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首先要学会用眼睛、心灵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其次要融入孩子的视野进行理解与诠释,最后要依据科学的专业理论支撑做出客观、严密的观察判断,才能使得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记录起到真正效果。
在阅读完《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这本书后也思考了其在我日常的保教工作中的实施路径:
1.本书中的很多示例表格都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在我们的日常观察活动中是很具有可实施性的,我们可以依据观察目的的需要找到相对应的观察记录方法,根据实际对表格、问卷等进行适当的修改就可以加以使用。
2.书中也介绍了一些可借鉴的在观察记录中可以运用到的工具或小巧思如背胶标签纸、图书目录卡、便利贴、记录用纸等,如果运用恰当,就可以使得我们日常活动组织过程中对于随机事件的观察更加便利。
3.本书辞藻简单明了,且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价值,可以作为专业书籍推荐给家长,家园共同配合加强对幼儿的观察,从而综合分析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握幼儿的整体发展以及各方面发展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吕敏老师
我们在观察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观察风格。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做记录,帮助自己制定更客观的观察策略,如正向视角、负向视角、以及应该使用及避免使用的词汇,我认为应该避免使用的是带有老师主观感受的一些词,比如说“哲哲搭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辰辰觉得自己很厉害”,找到自己的观察风格也可以对观察记录进行有价值的反思。
这本书也提到了一句话“不遗漏任何一名儿童”,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需要观察每一位幼儿,记录每一位幼儿成长的瞬间,支持孩子们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梁茜琳老师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观察非常重要,观察与记录幼儿的行为能引导教师有逻辑性地兼容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我们在观察与记录的同时,不仅能更加了解幼儿,把握幼儿的兴趣、年龄特征,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也在一次次的真实性观察中,不断提升自己对孩子行为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幼儿行为观察和记录的最终目的是孩子学习、游戏的兴趣性,我们教师要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创新,把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记录习惯,随时随地捕捉孩子的亮点,找到共性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林国云老师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这样做》这本书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行为观察”“行为解释”与“行为指导”来展开,系统介绍了幼儿行为观察的意义、方法、原则以及具体的策略指导。阅读了完这本书让我的感悟很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会遇见不同的幼儿,每一位幼儿都是鲜活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
作为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每一位幼儿的特点,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自身实际发展,要想更好的观察幼儿也是需要讲求方法的,学会:用眼、用心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要立足于幼儿的长远发展,要把握指导幼儿的时机,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幼儿,也要保持与家长的积极合作。
生活中每一个小细节都蕴藏着教育契机,无论时老师还是父母,我们应该适当地给予幼儿启发式提问与策略性指导,支持幼儿学会去探索,善于发现,感受生活中的奥秒。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观察的方法多样、方式多元。作为幼儿教师,书籍为我们带来理论的支撑与实践思考,小红花幼儿园的每一位教师在保教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基于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探索最适宜的观察方法,真正了解儿童、走进儿童,探索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给与他们发展科学有效的支持。
供稿:王玲
审核:张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