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 奋进新征程
——江北新区小红花幼儿园推普周倡议书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今年为第二十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今年推普主题:
“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
今年推普时间:
2023年9月11日-9月17日
第26届推普周宣传海报
推普小课堂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的发展
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到了雍正年间,清朝正式确立北京话为标准官话。1909年清政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发“京国之争”,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不是以滦平语音为标准音。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及普通话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社会公共事务。
推普倡议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努力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营造和谐、文明、活泼的校园环境,我们向老师、孩子和家长们发出以下倡议:
1.在幼儿园和家中都请坚持使用普通话,养成文明良好的语言习惯,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在各种场合使用文明语,不说粗话与脏话,做好孩子的榜样。
3.语言交往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和周围的人相互督促,积极地纠正普通话的发音,使规范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4.积极为孩子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听故事、听广播、观看幼儿动画片,学说普通话,规范幼儿用语。让孩子多讲故事、说儿歌、绕口令等,训练幼儿口齿清楚、语言流畅地讲述。如出现不正确的发音、存在方言、要及时纠正。
5.教师、家长要给幼儿提供文字规范的图画书及儿童读物,带领孩子一起诵读经典诗词和美文,感受汉语言的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优秀文化。
6.老师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参与推普活动,规范使用文字,在活动设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出现不规范用字、不规范用语现象。坚持给予孩子正确规范引导。
7.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
倡导老师这样做
1.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使用普通话,养成文明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
2.给孩子提供文字规范的图画书及儿童读物。
3.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正确规范引导。
4.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感受普通话的有用和有趣。
倡导孩子这样做
1.学说普通话,爱说普通话,愿意大胆、自信地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主动学说“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3.积极主动地参加老师组织的儿歌朗诵、小小故事会活动。
4.喜欢和老师、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愿意尝试着把阅读到的内容讲给老师、小伙伴和爸爸妈妈听。
倡导家长这样做
1.在家中坚持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
2.与孩子一起亲子共读,让孩子感受文学作品的文字美。
3.与孩子一起收听、收看适龄的广播、电视,让孩子感受普通话的韵律美。
4.坚持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一字一句普通话,
一笔一划方块字,
千言万语中华情。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
互相鼓励,说普通话,
用文明语,做文明人,
创建和谐语言文字环境,
筑梦中国,贡献力量!
供稿:黄灵
审核:周言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