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宝蓓】支原体肺炎近期高发!家长们一定注意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近期我国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比较明显。许多家长就开始担心,即将进入集体环境的孩子是否可能感染该病。那么,支原体肺炎到底是什么?如何防护?万一感染了,该如何治疗?
一、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潜伏期为2-3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通常多在秋冬时节。该病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比较密集的环境中集中发病。主要感染人群为5岁以上儿童,感染后可伴有头痛、咽痛、胸痛、耳痛等,约5-10%可发展为肺炎。
2、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有什么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可持续1-3周,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可持续1-4周。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三、怎么判断是否为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
符合下列表现中的任何一项:
1.持续高热(39℃以上)≥5天或发热≥7天,体温高峰无下降趋势;
2.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之一;
3.出现肺外并发症,如脑炎(出现抽搐、意识改变等症状)、脓毒性休克、心肌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4.静息状态下,未吸氧时指脉氧饱和度≤0.93;
5.影像学表现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个肺叶≥2/3受累,存在均匀一致高密度实变或2个及以上肺叶出现高密度实变,可伴有中到大量胸腔积液,也可伴有局限性细支气管炎表现;(2)单肺弥漫性或双侧≥4/5肺叶有细支气管炎表现,可合并支气管炎,并有黏液栓形成导致肺不张;
6.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显示病变范围在24-48h进展超过50%;
7.CRP、LDH、D-二聚体之一明显升高者。
四、怎么判断小朋友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呢?
1.肺炎支原体早期症状似流感,血白细胞正常,CRP正常,因而早期不容易诊断。
2.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如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等。
3.肺炎支原体抗体一般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4~5 天出现,有些在1周后才出现,持续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4.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抗体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而以前患过支原体感染的孩子可能仍然存在抗体,会导致假阳性结果。因此,评价抗体检测结果时,需要结合患儿的病程、年龄及以往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综合考虑。
五、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如何治疗?
由于肺炎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所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这两类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是“无能为力”的;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支原体。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轻症可在家口服阿奇霉素,采用口服3天停用4天为一个疗程,如果是重症,就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1.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尤其要注意预防,不去人群密集环境中活动。平时抵抗力较弱的儿童要注意尽量别去人群密集的环境,平时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工作。
2.加强身体锻炼。拥有一个好的体质,不仅可以预防支原体肺炎,还可以预防其他疾病。
3.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瘦肉、动物肝脏、鸡蛋和牛奶等。同时也要全面加强维生素的补充,多吃胡萝卜、菠菜、西红柿、苹果、猕猴桃和芹菜等水果和蔬菜等。
4.注意增减衣服,秋季气温变化大,早晚较冷,中午气温又较高,所以家长药根据温度给孩子做好保暖,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房间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正常情况来说,小儿支原体肺炎传染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因此,如果家里有多个孩子,一旦其中一个小孩子传染上小儿支原体肺炎,一定要注意做好隔离工作,尽量减少交叉传染的机率。
6.保持呼吸道通畅。轻症患儿家长要及时清除患儿的口鼻咽腔分泌物,保持口腔卫生和呼吸道畅通。若病情需要可用超声雾化吸入装置稀释其口咽的痰液,利于患儿自行咳出,或家长帮助用适宜力度拍背,利于痰液松动咳出。
温馨提示:医生提醒,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不是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在每年季节转换时期更要注意预防感冒,如发现症状及时就诊,对咳嗽、发热的孩子切勿掉以轻心。孩子患病不要焦虑,药物治疗配合护理得当,孩子的疾病很快会康复好转。
撰稿:武艳影
审核:戴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