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园直通>健康宝蓓>详细内容

【健康宝蓓】儿童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5 16:47:29 浏览次数: 【字体:

  目前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低龄化趋势,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至关重要。

f418c0044f3648d1ad034fc327c6432a.Png

‎  近视有哪些分类呢?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公共卫生层面防控策略可分为:

  1.近视前期:指儿童经过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后,远视储备已低于正常年龄范围的下限,即远视储备不足,表现为-0.50D。
  ‎2.近视发展期:指已经发生近视的儿童,每年近视进展速度超过50度,但还未发展成高度近视的阶段。
  ‎3.高度近视期:当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或眼轴长度≥26.00mm时即进入高度近视阶段。
  ‎4.病理性近视期:随着眼轴增长,眼底出现后巩膜葡萄肿、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漆裂纹、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特征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时,即为病理性近视阶段。   
‎  出现哪些现象,要警惕出现近视问题?
  当孩子看近清楚、看远模糊,或有眯眼视物、频繁眨眼、习惯性揉眼、皱眉、歪头视物等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确定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近视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从幼儿园时起,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等,建立儿童视力和眼屈光发育档案。
  ‎1.远视储备检查:
  新生儿眼球一般为远视眼,屈光度约为+2.50~+3.00D,这种生理性远视称为远视储备,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降低,一般12—15岁发育为正视(屈光度为-0.50~+0.50D之间),这个过程称为正视化。如果过早过多近距离用眼,如在6岁前已消耗完远视储备,则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准确检测远视储备须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基础上进行验光,就是大家熟悉的散瞳验光。有研究提示,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是近视发生的最佳预测指标。
  ‎2.眼轴长度检查:
  眼轴长度在出生时约为16mm,6岁时平均约为22.5mm,此后以每年约0.1—0.2mm的速度生长,15岁可达到23.4mm,接近成人水平。发育期儿童的眼轴长度增长过快是近视发展的趋向因素,超过0.2mm需高度重视。

77c0741467ab4ec0bd1b3ccfa71fb93b.Png

  ‎如何预防近视呢?
  ‎1.不要近距离用眼:
  近距离用眼被公认为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近视的发展呈正相关。除了近距离用眼的总量外,近距离用眼持续时间长(>45分钟)和阅读距离近(<33厘米)等也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家长可以采取科学的手段监督和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近距离用眼习惯。
‎  2.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是近视的一种重要保护因素。因此,提倡儿童在学龄前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提倡放学后和周末在家庭主导、家长或监护人参与下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踢球等,以促进眼部肌肉的放松和调节。
‎  3.读写习惯:
  不良读写习惯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2厘米)的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应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
‎  4.采光照明:
  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不在光线过暗或过强的环境下看书写字,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可以使用全光谱台灯,或者进行室内全光谱灯光改造。
  ‎5.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症状。临床研究表明,与不做眼保健操相比,做眼保健操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主观视疲劳症状,从而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6.饮食均衡:

  教育孩子不要偏食,为孩子提供富含维生素A、C、E和DHA等有益视力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鸡蛋等。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高糖食品,以免影响视力健康。
‎  7.定期检查与矫正
  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发现孩子有近视、弱视等问题,及时配戴眼镜或采取其他矫正措施。
‎  使用电子产品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屏幕较大且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并尽量远距离观看。建议的优先顺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最后为手机。观看电视时,眼睛应距离电视屏幕3米以上或6倍于电视屏幕对角线的长度。观看电脑时,眼睛离电脑屏幕的距离应大于50cm(约一臂远),观看手机的距离不小于40厘米。
‎  熬夜会影响视力健康吗?
  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睡眠对近视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影响。正常的昼夜节律对人类的眼睛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睡眠紊乱可能会扰乱或中断控制眼球正视化生长过程的调控机制。在园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不低于10小时。

  保护幼儿园孩子的视力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注意饮食与营养以及定期检查与矫正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幼儿园孩子的视力问题。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利于视力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供稿:庞小梅

审核:戴如霞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