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园直通>健康宝蓓>详细内容

健康入秋 预防先行
—小红花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系列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0 13:25:56 浏览次数: 【字体:

  秋冬季节,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日益增大,各类病毒、细菌悄然滋生。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提高保教人员对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认识水平,2024年11月小红花幼儿园开展了秋季传染病预防系列活动。

呵护健康 宣传先行

  幼儿园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宣传,让家长了解秋季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2617edba9fb04ea38fe582eb3d1ef2f2.Png

专题宣讲 健康护航

‎  培训现场,保健老师武艳影用生动易懂的语言,细致入微地阐述了手足口病与流行性感冒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独特特征、多样化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特性以及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武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加深了全体教职工对这些传染病认知,更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防护指南,助力构筑起坚实的健康防护网。

adbd9c7a1b614334a61a0b8cf5fe6385.Jpeg

悉心保育 防患未然

  1.做好晨检工作

  晨检是维护幼儿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传染的有效措施。每天入园时保健教师会为每位幼儿查看口腔、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把好幼儿安全入园的第一关。

e6f9e6a319584739b115b1539bb49a16.Jpeg

  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通风是最有效预防疾病的方法之一。幼儿园每天根据空气质量指数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对流,减少病菌的传播。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保育老师严格按照每日消毒细则要求对教室门、把手、橱柜等幼儿经常接触的地方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尤其对教室地面、卫生间、洗手池做到随用随清图书毛绒玩具采用日光暴晒的方式,清理干净灰尘后及时晾晒,保障每个细节均消毒到位,营造了干净卫生的环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病从口入”,培养幼儿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是必要的。各班老师每天都能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54ee37414726441caa67fcd67d8ec758.Jpeg

科学预防 护幼成长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学前儿童,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及呼吸道飞沫传播,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①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  ②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清洗、晾晒、消毒。
  ‎③家里要定期开窗通风,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2.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主要症状:幼儿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督促孩子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
‎  ②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冷食品或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  ③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

  传播途径:流感病毒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主要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

  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醒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②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以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
‎  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2deddcda998e46c7b65e2f7884ed7547.Jpeg

  4.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病毒及肠道病毒所致,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进食被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密切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主要症状: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黏膜出现水疱。
‎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预防措施:

  ①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②勤清洁。定期对孩子的餐桌、玩具、门把手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③常通风。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室内应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④勤测体温。勤测体温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如孩子发烧应及时进行就医。

  5.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天,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预防措施:

  ①接种水痘疫苗。
‎  ②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
‎  ③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1fb41906d064b8ab7623b580fc86bda.Jpeg

  温馨提示:

  1.如果孩子有不舒服的状况,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若医院确诊孩子为疑似传染病时,要立即和班级教师联系。
  ‎2.按照医生要求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痊愈后须持诊断证明给保健医生检查,无任何症状后入学,保护易感人群(其他孩子)。
  ‎3.在观察和治疗期间,希望家长多和班级老师保持联系,便于班级教师了解幼儿情况,共同给孩子以身心关爱。
  ‎我们可以这样做:

  1.健康饮食,不喝凉水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

  2.注意卫生,勤洗小手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应与在幼儿园时差不多,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

  4.积极开展体育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传染病预防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们对常见传染病的认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定能继续齐心协力,筑牢防控屏障,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供稿:王玲

摄影:王玲

审核:戴如霞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