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入园焦虑
入园焦虑,不光孩子有,家长也会有。家长的焦虑情绪很容易影响并强化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做好心理调适,才能与孩子顺利渡过入园关。
克服入园焦虑的心理准备
1、相信孩子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树立孩子的信心,引导孩子尝试着去做,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家长应该坚信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相信老师
相信老师很重要。认定了幼儿园的教师就要相信他们。幼儿园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幼儿心理,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家长的尊重、信任和配合对老师会是很好的激励。
3、不做负面的心理暗示
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从而对幼儿园产生抵触甚至恐惧的心理。
4、少叮嘱告诫
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克服入园焦虑的物质准备
1、替换衣物,裤子要多准备一些
孩子进入新的环境,因为紧张或兴奋,会控制不住大小便;另外进餐的时候,孩子也可能会把汤汁弄在衣服上,所以要多准备一些替换衣服,衣服尽量是舒适易穿脱的。
2、便于穿脱的轻便软底防滑鞋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运动量有所加大,活动场所也各式各样,所以要准备合适的鞋子,比如轻便软底防滑鞋,便于孩子活动。
3、小毛巾
孩子玩耍时出汗较多,可以用小毛巾垫在背后替换,以免衣服湿透,这样便于孩子保持清洁也可预防感冒。
4、孩子喜欢的玩具
准备一件孩子喜欢的、其他孩子可能也喜欢的玩具,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孩子能比较快地被别的小朋友认识和接纳。
5、孩子的依恋物
有的孩子可能有比较依恋的物品,可能是一个毛绒熊,或者是一条小毛毯,它可以让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安心和舒适。
入园前家长绝对不能跟孩子说的三句话
不少孩子出现入园难的现象,一些孩子哭、闹不肯入园;一些孩子在与父母分离时难舍难分。这除了孩子与父母分离焦虑的正常因素外,很多时候家长无意中为孩子做了“负面强化”,导致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
第一句:“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收拾你!”
在遇到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捣蛋的时候,“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收拾你”。这句话不仅会削弱家长的威信,还为孩子制造这样一个印象: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老师是个可怕的人。只有不听话的孩子才去幼儿园,上幼儿园是对孩子的惩罚。当孩子不断听到家长这样的“唠叨”教育之后,对幼儿园和老师的恐惧心理不断强化,并出现拒绝入园的行为。
第二句:“等你上幼儿园,可就没有这么自在开心了。”
孩子入园前,家长们有时会有意无意看着孩子这样说。这一负面信息会令孩子在入园前就有了一种恐惧:幼儿园将限制他的自由或快乐。家长不要将孩子现在的生活与幼儿园进行任何负面的比较,否则会助长孩子对入园的抵触情绪。
第三句:“你再这样下去,到了幼儿园可怎么办啊?”
当家长看着将入园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脱衣服、不会自己收拾自己的物件时,往往会忍不住发牢骚。首先要强调的是,孩子从1岁开始就要让他学习自己吃饭了,不要等到了入园年龄才“突击”,学习需要过程。当家长这么说的时候,孩子首先会懊恼自己,会觉得自己笨,失去信心,同时觉得幼儿园没有人能管他,没有人能帮助他,自然不想入园。
南京市江北新区小红花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