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预防 守护健康
—小红花幼儿园开展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幼儿春夏季传染病的应急处理能力,熟悉应急处理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科学有序地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我园于2月27日下午由保健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了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培训活动。
【春季传染病预防培训】
本次培训保健庞小梅老师主讲。庞老师主要对手足口、水痘、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等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庞老师不仅讲解了保育工作中如何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尤其强调了做好日常通风、预防性消毒工作以及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全体教职工认真聆听,并结合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互动沟通,大家一致表示将把班级疾病预防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培训后,庞老师就全园预防春季传染病工作提出重点要求,包括加强晨午检、净化教室环境、做好“三早”预防,规范保育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教等。全体教职工用心倾听,认真记录,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表示一定会认真落实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通过本次培训,我园全体教职员工对春季重点传染病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对春季重点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和落实防控措施的能力,为切实做好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认识和预防春季的传染病吧,让我们一起健健康康的长大!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01流行性感冒
主要症状:高热、咳嗽、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预防措施:1.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必要时消毒。2.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3.咳嗽打喷嚏掩住口鼻,外出戴口罩。4.少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5.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02水痘
主要症状: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预防措施:1.及时、定期接种水痘疫苗。2.少聚集,外出戴口罩。3.勤洗手、勤换衣物。4.如确诊应居家隔离治疗。
03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
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健康。2.及时接种手足口疫苗。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感染。4.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充足休息。
04诺如病毒
主要症状:儿童:呕吐为主。成人:腹泻居多。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预防措施: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的或冷的食物,不吃不卫生的食物。2.注意个人卫生,吃东西之前要洗手。3.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05疱疹性咽颊炎
主要症状: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
预防措施:1.及时退热。2.饮食清淡,注意补水。3.一旦确诊需在家中护理至病愈。
【温馨提示】
1.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5.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休息,加强锻炼,注意防寒保暖,增强体质。
6.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7.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8.配合幼儿园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如晨检时保健医生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请您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将就诊情况反馈给老师和幼儿园。
9.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常见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和疫情防控一直都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园教职工春季传染病的防护意识和防疫能力,更好地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助力、安全成长护航。
供稿:曹惠莹
摄影:曹惠莹
审核:戴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