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园直通>育儿之窗>详细内容

心向融合 聚力前行
——小红花幼儿园融合教育全员培训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0 18:10:52 浏览次数: 【字体:

  融合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更是需要教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教育。为进一步帮助教师提升幼儿园融合教育的专业能力,为每一位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2024年5月9日,小红花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专题全员培训。

56e7ff7116ec4fcc873dea5e17bcfed5.png

  本次培训由江北新区融合教育培训班学员许婷老师主讲。许老师从融合教育的意义、看见特需儿童、发展特需儿童三个方面入手,引导教师进一步了解融合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并选择浅显易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帮助教师了解如何通过观察幼儿行为了解特需儿童的需求,通过家园社共同携手采用干预策略、多方合作、循序渐进等多种策略,促进儿童获得成长。融合教育不只是面对个别幼儿,更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升对特需儿童的包容性,让每位幼儿,无一例外,都有学习与生活的权利。

2de1862c80ac4c7d915fe76c4aa82b54.Jpeg

融合教育小课堂

  所有儿童,包括残障儿童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都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包括在当地学校与同龄人一起接受教育,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一项儿童权利。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四也呼吁为所有人提供公平包容的优质教育。

  融合教育意味着所有儿童能够共同生活、学习和玩耍。融合教育为所有儿童提供了了解和接受彼此的能力、天赋、个性和需求的机会。融合教育将孩子们的差异作为宝贵的资源,教会每一个孩子学会尊重、包容和理解差异。

 

  01为什么要开展融合教育?

612890d060574464bdf9f5a1d00d3378.Jpeg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有近2.4亿残障儿童。在大多数衡量儿童福祉的指标上,残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处于劣势。据估算,残障儿童从未入学的可能性比普通儿童要高49%,而掌握基本计算和读写能力的可能性要低42%。疫情则令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特别是无法参与远程学习的儿童,处境更为艰难。教育是所有儿童,包括残障儿童充分参与社会的重要通路,能够保证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并在未来获得职业发展机会。 

  在学校中,除了我们所知道的残障儿童,还有大量的孩子面临学习困难、情绪和行为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等挑战。教师的相关准备和能力不足,导致孩子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尤其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在普通学校中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学习支持。随着这些儿童在普通学校就学人数的不断增长,学校做好准备回应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就愈发重要。

  02认识孤独症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个遗传因素为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1.社会交往障碍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在幼儿期,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及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成年后,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2.交流障碍非言语交流障碍,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言语交流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4.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存在听觉过敏、触觉过敏或痛觉减退现象,部分患儿情绪不稳定,烦躁哭闹或多动、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部分患儿出现一些超出同龄儿童的能力,如文字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等。

  03学前融合教育倡议书

2295c96a39954cd594b0722a594c859d.Jpeg

  我们坚信:

  每一位儿童,包括特殊需要儿童,都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位儿童都有权利自由地选择更加能够发挥自身潜能的受教育方式。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应当成为特殊需要儿童接受教育的首选途径。

  我们呼吁:

  所有学校都应当坚持“零拒绝”原则,支持适龄特殊需要儿童接受高品质的教育。所有人接受特殊需要儿童本来的样子,迎接他们回归主流社会,不忽视、不排斥、不歧视。

  我们愿意:

  从我做起,让“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助残精神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爱心与真情。从我做起,让点点滴滴聚沙成塔,涓涓溪流汇成江河,用殷殷的爱心和热情的双手,去滋润那些特殊需要群体的心田。

  我们诚邀:

  各位教育工作者、家长朋友们、青少年朋友们、社会各界人士,从今天开始,关注并支持我们的行动,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更加融合、更加有利于潜能发展的教育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融合教育有挑战,更有温度。在融合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秉承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关注每一位幼儿的需求,不断将融合教育发光发热,成就每一位幼儿书写最精彩的自己!

供稿:黄灵

审核:宣传室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