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健康提示请查收
暑假来临,在孩子们愉快享受假期、放松身心的同时,家长和孩子们的健康防护可不能“放假”,家长要悉心引导孩子度过一个既快乐又健康,既平安又充实的假期。同时,也倡导孩子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关注以下健康提示。
关注孩子健康状况 做好个人健康检测
孩子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向医生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便于诊断治疗。
做好疫苗接种 预防传染病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应积极接种。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在坚持家长学生知情、同意、自愿原则下,鼓励适龄无接种禁忌中小学生应接尽接。主要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须接种2剂,间隔21天至56天。如未能在56天内接种第2剂,请尽早补种。
外出注意个人卫生 做好健康防护
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去往公共场所回家后、用餐前、便前便后、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前后,要在流动水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进行手消毒。
随时了解疫情及防控信息,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外出游玩时注意查询目的地相关防疫政策,随身携带足量的医用外科口罩、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旅途、就餐等过程中的个人防护。
保持居家环境卫生
在空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每天开窗通风。如室内人员较多,空间较小,则应持续开窗新风换气。做好卫生间下水口和地漏的定期消毒,做好地漏下水道U型管的加水密封。
接触食材、饭前便后应保持手卫生。处理食材应生熟分开、煮熟煮透。生食水果或蔬菜时,应削皮后再食用,建议不生食无法削皮的食物。不吃生肉或生鱼,不购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商贩的食物,避免食用室温状态下保存过久的食物。拒绝食用野味。
均衡膳食 规律作息
注意饮食健康,营养均衡,三餐定时定量,种类丰富。叮嘱孩子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饭前、饭后和睡前不吃零食。避免暴饮暴食、挑食偏食,少食生冷食物。多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倡导“公勺公筷”“分餐制”等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体重管理,做好肥胖和营养不良的防控。
假期生活早规划 “双减”政策落实好
倡导家长转变观念,巩固“双减”成果,加强亲子交流,引导孩子合理规划暑假生活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坚持每天在太阳光照不太强烈时进行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户外树荫或阴凉处且视野较开阔处活动也可。
关注天气变化情况 避免中暑
夏季天气炎热,在保证孩子阳光下活动的前提下,应科学选择活动的时间和方式,避免引发儿童中暑。
首先,太阳过于猛烈的时候不宜到户外活动,可选择清晨或者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运动,或在阴凉处活动;
其次,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采取少量多次原则,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保证体内水分充足,同时注意不能喝太多冰凉的饮料,避免引发胃肠道紊乱;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最后,外出衣着应选择浅色、透气、吸汗、易干的衣服,且款式宜宽松、不粘身的。
视力检查很重要 虚假宣传不可信
倡导家长在暑假主动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引导孩子暑假居家期间经常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自检,早发现近视。经常关注孩子眼健康,有视物模糊、眯眼、皱眉、歪头等现象,及时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建立视觉健康档案。发现近视不要慌张,不要轻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宣传广告,要尽早到医院就诊,科学矫治。
读写姿势要端正 防控要点请记牢
阅读书写时,桌椅高度要合适,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课桌一拳(约10厘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
不要躺着、趴着看书。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要打开房间顶灯照明和台灯辅助照明,台灯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纸质阅读材料的字体不宜过小过密,保证字迹清晰,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
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严格控制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中小学生视屏遵循“20—20—20”口诀,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学龄前儿童应遵循“2010”法则,即近距离持续用眼15-20分钟,应休息10分钟。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通过远眺、户外活动、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疲劳。
暑期生活乐趣多 不良情绪早疏导
注重培养各种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学习有效交流和缓解情绪的方法,保持健康心态,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发现情绪与行为异常,及时告知家长、寻求专业帮助。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家庭劳动,培养锻炼社交技能。
撰稿:武艳影
审核:戴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