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
——全民营养周-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
2023年5月14-20日(5月第三周)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宣传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同时今年的5月20日也是第34个“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的主题为:“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营养均衡、呵护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生活中,幼儿应注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小秘笈
小树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孩子们的生长发育也离不开合理充足的营养。掌握规律、合理的进餐本领必不可少。
孩子们应该如何合理膳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呢?现传授给大家一些小秘笈,大家一定要仔细学习哦!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
三餐要规律:三餐规律,是指每天都要吃三餐,而且每餐用餐时间和用餐量都要规律。
1.早餐要吃好。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25%~30%。营养早餐应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中的至少三类。
2.午餐要吃饱。午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30%~40%。学校的午餐包含主食、肉类和蔬菜,能够满足身体所需,但同学们要记住,用餐时不能挑食和偏食,营养全面才能健康成长。
3.晚餐要适量。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30%~35%。晚上体力活动少,而且准备进入睡眠,所以晚餐一定要适量。应多吃蔬菜等清淡食物,不要吃得太油腻,睡觉前不要吃零食。
平衡膳食、乐享健康
在生活中,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 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尽量使用公筷、采取分餐。
家长朋友在给孩子选择零食的时候一定要会选,同时适量选。除了为孩子选择更适合他们的零食外,怎么健康地吃也有一定的学问。零食是三餐之外的额外摄入,即使是健康零食也要食用有度,过量食用同样会影响健康哦。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主要是低脂、低盐、低糖类食物,包括奶及奶制品、新鲜果蔬、坚果及谷薯类食物。
可适当食用的零食主要是指含有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的食物。如各类果干、肉干、苏打饼干等。这些食品含抗氧化成分、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有效补充能量,但其含糖、含盐量都较高,不建议常吃多吃。
限制食用的零食主要是高糖、高盐、高脂肪类零食,如冰激凌、汉堡、炸鸡、膨化食品、蜜饯、奶油夹心饼干等。这些零食过量摄入会造成肥胖等健康问题,偶尔吃一点即可,尽量做到少吃或不吃。
杜绝浪费 兴新食尚
勤俭节约,珍惜食物,杜绝浪费。按需选购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家长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回家吃饭,享受食物和亲情,创造和支持文明饮食新风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传承优良饮食文化,树健康饮食新风。
科学运动、健康阳光
运动的好处: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改善大脑功能,增加肺活量,使我们的心脏变得更强壮;运动还可以让我们保持好心情,精力充沛,改善睡眠,促进新陈代谢。
运动的项目选择:
1.有氧运动。中低强度、能长时间进行的运动,如慢跑、快走、长距离慢速游泳等。
2.无氧运动。就是短时间、运动强度比较剧烈的运动,如短跑、哑铃等。
运动的注意事项:
1.要有合理的运动强度。运动要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慢慢增加,让肌肉逐渐适应运动强度。
2.要有充分的运动准备。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空腹运动。饭后1小时再进行运动,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3.要有科学的运动后措施。大量运动后,肌肉经过缓慢的柔韧性拉伸,可以减缓延迟性肌肉酸痛。洗一个温水澡,可以缓解运动后疲劳。
运动前后如何选择饮料:
1.运动前。运动前1~2小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运动时缺水或饮水太多而发生胃部不适。
2.运动中。运动过程中最好每隔15~30分钟补水100~200毫升,少量多次,不可由于口渴而一次性大量饮水。
3.运动后。长时间运动后需要来点盐水补充随汗液失去的盐分。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每一天都当作孩子的营养日,培养孩子的营养和健康意识,帮助孩子们养成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让宝贝们在我们的共同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撰稿:武艳影
审核:戴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