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反诈防线 擦亮识骗慧眼
——江北新区小红花幼儿园反电信诈骗安全宣传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躲不过电信诈骗。走过最长的路,是诈骗分子的套路。”对当下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的现象,幼儿园防诈骗安全教育势在必行。电信诈骗猛如虎,大家又知道多少套路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防诈骗小知识吧!
01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有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02 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03 常见诈骗手段
1.网络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
3.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
4.冒充领导诈骗:要求下属向其汇款资金。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
6.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号”的。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
04 面对诈骗有办法
要有反诈骗意识
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知,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提到到类似要钱、转账的信息及电话务必要提高警惕、有防诈意识,切记“不听、不信、不汇款”,一定要及时与学校、孩子直接联系、亲自核实。对诈骗分子的各种理由、诈骗手段要谨言慎行。
切忌贪小便宜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犯罪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一定要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号码、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不轻信他人,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贪图小利,绝不出售、转让、出租、出借或*****、支付账户等,若发现以上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不透露密码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不透露密码、将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任何时候都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其他形式动态密码。确认信息核实无误,接到熟人请求发送的转账信息,或询问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时,务必要通过电话、微信视频通话进行核实确认;避免在与移动支付软件绑定的银行卡中存放过多资金以便分散和锁定风险。
05 家长朋友们要牢记
为防止电信网络诈骗,家长们还需注意:假如您遇到类似情况,接到有关孩子在外情况的陌生电话时,保持平静心态,不要做出过激的反应。尽快与幼儿园、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核实陌生信息的真伪。希望家长(监护人)配合做好以下教育工作:
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随意向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
2.接到陌生电话、短信,一定要保持冷静,当对方恐吓你银行卡透支、涉嫌犯罪、家人亲戚朋友遇事等可疑情况时,请立即与家人联系协商核实,或者拨打110报警。
3.如家长收到任何冠以幼儿园名义的陌生电话、短信、微信、钉钉等推送的收费信息或是二维码时都不要轻易点开,务必先向幼儿园或班主任老师确认,不要轻信不明信息,更不要信谣、传谣。
4.幼儿园不会以短信方式推送教学链接,请关注幼儿园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通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我们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朋友们也应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让我们家园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幼儿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让幼儿自由、快乐、平安成长。
供稿:王昕
审核:戴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