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园务管理>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体验传统文化 乐享非遗之美
—小红花幼儿园大班组亲子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6 18:40:19 浏览次数: 【字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只有亲身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收获。为了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幼儿近距离感受丰富的家乡文化,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之美。2024年10月,南京江北新区小红花幼儿园大班年级组来到南京非遗文化创想中心开展了以“体验传统文化 乐享非遗之美”为主题的秋季社会亲子实践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劳动相融合,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劳动,品味非遗之美。

用双脚丈量 感受非遗之美

  在非遗展馆内陈列着众多精美的非遗展品,包括古籍、书画、剪纸、刺绣、绒花、陶瓷、戏曲、汉服等。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了各种非遗技艺,惊叹于传统手工艺的精湛,被古老的民间艺术所吸引,老师详细介绍了每一件展品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fbc023b681fc4e82847963dc5f073e0e.Png

86d4a9c18d784bf296af57b06be0c2ba.Png

中国非遗—妙扇生花

  期待已久的非遗手工体验环节来到了,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着非遗手工的制作过程。漆扇,即漆艺扇子,是以扇子为载体,以漆做笔,以水做画,扇子一进一出,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起舞。大一班的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漆扇作品,切身感受色彩流动的美学以及古典艺术之美。

583b57809f594c0e960f8fb30d0ce7d5.Png

中国非遗—指尖绒花

  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多用于旧时民间的民俗节事和礼仪装饰之中。绒花是中国非遗的珍萃,它蕴含着独特的东方美学,承接着传统工人的创新精神,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步摇生金,缀绒花千朵。瞧,大二班小朋友们小手一拧一转,不一会儿,一朵可爱的绒花就做好了。

1f08bff1196f429b8d48081fb0bd7207.Png

3c9efe5bb8d24ae18f7b8e47322a3691.Jpeg

中国非遗—布里生花

  一抹靛蓝晕染千年,“扎染”作为中国民间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扎一束时光,染一抹童韵,大三班的孩子们通过浸湿、捆扎、染布和晾晒,开启了一段扎染的视觉盛宴。小小的一块布,在孩子们的手中,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的手工作品,孩子们在体验、操作、探索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知到图案与色彩的双重碰撞,丰富了对传统艺术的感受和体验,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自身操作能力。 

609c2c19386b4fe8a336e4a660ae7989.Jpeg

中国非遗—竹韵之花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我国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这一工艺品的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上都有着较大的地位。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艺品再到收藏品,竹编的造型多变,装饰富有形式感和艺术感,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体验。一丝一竹,竹篾交织,一来一往,十指翻飞,非遗传承,玩竹成趣。当一条条竹篾,遇上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一起来看看大四班的竹编之旅吧!

1fea0409a3934c6d8e0ed75aeedcee69.Png

e3e2afdbae9541a4b3eafa719e488a87.Png

  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此次活动中,幼儿近距离接触了非遗文化,通过劳动,亲手制作、亲身体验,深入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一代代手艺人的匠心与传承,萌发了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情感,也感受到了创新思考、勇于探索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为孩子们的幼小心灵种下了传承家乡本土文化的种子。

                                                            供稿:许萍

摄影:各班级老师

                                                            审核:王玲

【打印正文】